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胥会云
目前包括上海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正在自贸试验区外的上海其他地区,积极排摸和拓展潜在的FT账户客户。同步推进的还有引领自贸区发展的评估体系建设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近4年的自由贸易(FT)账户,开始了上海全市的新一轮扩容。
3月16日,上海市临港地区企业服务局向临港地区各企业发送了一则通知,大意是要将该地区符合相关条件要求且有真实跨境金融服务需求的企业,纳入FT账户拓展名单。
按照工作流程,这一名单将报送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汇总至上海市金融办转送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核定后,统一纳入人行自贸账户管理系统,享受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
不仅是临港地区,第一财经记者获悉,目前包括上海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也正在自贸区外的上海其他地区,积极排摸和拓展潜在的FT账户客户。
同步推进的还有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引领自贸区发展的评估体系建设。3月17日,《自贸区卓越指数指标体系》在上海发布。这一体系参照国际权威指标体系,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确立了国际化的最高标准及相应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FT账户扩至上海全市
FT账户是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一大创新,目前仅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
作为一个本外币一体化账户,FT账户资金的跨境流动管理,采取一线审慎监管、二线有限渗透的原则。也就是说,FT账户一线连通境外账户、自贸试验区内的FT账户,可以实现与两类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以及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的自由汇兑;二线连通境内账户,可以与境内其他账户实现有限渗透,资金划转视同跨境业务管理。不占用外债规模、不办理现金业务。
目前,FT账户可以提供包括跨境融资、跨境并购、跨境理财、跨境发债等经常项目和资本项下的本外币一体化金融服务。
截至2017年12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共有56家金融机构通过分账核算系统验收,开立7.02万个FT账户,累计融资总额1.1万亿元,账户内资金余额2176亿元。
上海提出,2018年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工作要实现五个新突破,深化拓展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和主体范围正是其中之一。
根据要求,此次共有四大类企业将被纳入自由贸易账户拓展名单,分别是:“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内的机构;有跨境筹资、增资扩股、收购兼并、上市、资金集中管理等实际跨境需求的科创类企业,以及在其发展周期中起推动作用的市场主体,如科技创新初期引入的境外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境外风投资本、融资提供主体等;
第二类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的有国际贸易结算和融资需求的实体企业;
第三类是总部经济相关的实体企业;有设立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需求,在岸集中管理全球人民币资金的跨国企业等;
第四类则是遵循绿色投资、科创投资等理念,且重点投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绿色环保、“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增强资本实力的跨境股权投资企业。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自贸区建设进入第5年。2月22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主持召开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推进2018年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工作。“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阶段,关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应勇指出。
以指标体系对标最高标准
如何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并实现新作为?
3月17日,《自贸区卓越指数指标体系》在上海发布。结合全球自贸区未来发展方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团队从营商便利、经济贡献、创新创业和可持续性四个维度,设计了一个包含12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35个指标度量的指标体系,以评估自贸区的发展质量,并引领自贸区向国际更高水平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说,该指标体系借鉴了当前国际上与投资、贸易、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可持续性相关,且具有一定权威性的17个国际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自贸区卓越指数指标体系》特别关注了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等核心要素,以便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确立国际化的最高标准及相应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推进投资管理服务体系、贸易监管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政府管理体系现代化。
也因此,赵晓雷说,这4个维度既具有国际普适性,又符合自贸区未来发展和追求卓越的基本导向,具有很好的引领性及国际可比性。
以营商便利这一维度为例,该维度用于衡量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旨在反映自贸区运行的“自由化”制度环境。其中,投资便利化这个一级指标下设市场准入、开办企业、跨境资金流动3个二级指标。
这三个指标所指向的行业开放度、通过备案制进入自贸区的新设外资企业及投资项目占比、开办企业所需时间、开办企业成本占人均收入比重、利润跨境转移受外汇政策管制的比例,也正是自贸区这几年改革的着力点。
比如,相比境内普通账户体系的金融服务,FT账户实现了跨境金融领域的国民待遇原则,使区内和境外机构享受同等服务,也有利于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的便利性。
不过,市场虽然对FT账户充满期待,但目前的7万个账户,活跃度还有待提高。
而在贸易便利化这个一级指标下,《自贸区卓越指数指标体系》设有口岸通关时间、口岸通关成本2个二级指标,具体指向进出口货物的平均通关时间,以及标准集装箱进出口环节的合规成本。
这也正是上海口岸等相关部门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提升和完善的部分。
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海关关区货物进、出口海关通关时间分别为18.77小时和1.32小时,均实现了比2016年底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
上海市口岸办方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阶段还将推进“大并联”作业便利企业,比如报关报检“并联”作业、通关与物流“并联”作业。推进口岸物流无纸化,实现集装箱在船公司、码头、堆场、集卡之间的无纸化流转交接。
此外,还将建立和公布口岸费用清单(包括类别、项目和费用水平),作为企业申报、研判测算费用的参考清单。
谋求全球自贸区评估话语权
浦东新区副区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陆方舟表示,“自贸区卓越指数”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有针对性地查短板、补弱项,更好地推进改革系统集成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下一步将推动利用好这一指标体系,对上海自贸试验区近五年的建设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进行逐一对标。
不仅如此,上海也期待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参与全球的自贸区评估。
2016年,世界自由贸易区组织(World Free Zones Organization)推出了“未来自贸区计划”,并将于2018年推出一个引领自由贸易区发展标准范式的指数。
陆方舟说,中国自贸区的建设模式也是世界自由贸易区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因此也要积极加入到指数制定的过程中,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积极体现中国的因素。
“‘自贸区卓越指数’所有指标度量的数据类型均为定量数据,且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赵晓雷说,希望在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评估体系里能够吸纳《自贸区卓越指数指标体系》,这样中国也能够参与全球的自贸区评估。